七星策略-实盘炒股配资_炒股配资门户
七星策略-实盘炒股配资_炒股配资门户
杠杆融资资金 刘刚:大模型掀起“免费潮”,中国企业“弯道超车”

杠杆融资资金 刘刚:大模型掀起“免费潮”,中国企业“弯道超车”

杠杆融资资金

作者 刘刚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近期,大模型市场掀起了一股免费与降价的浪潮。日前,百度宣布,自4月1日起,其文心一言将全面免费开放给所有PC端和App端用户,同时,文心大模型4.5系列也将全部开源。同一天,OpenAI也透露,免费版ChatGPT将在标准智能设置下无限制使用GPT-5进行对话。在此之前,字节跳动、阿里云等企业也已纷纷下调大模型产品的价格。这一趋势或预示着AI普惠时代的加速到来。

大模型免费为何成潮流?

回顾2023年,当文心一言、ChatGPT开启订阅模式时,市场曾一度预期AI付费时代即将到来。然而,仅仅两年后,免费策略却成为了主流。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发展初期,模型性能和应用场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收费可能会阻碍用户的使用和市场的拓展。因此,免费策略被视为一种快速积累用户、获取数据反馈、加速产品迭代的有效手段。

技术发展与成本下降是重要推动力。模型优化和算法革新显著降低了大模型的使用成本,而硬件成本的下降,如芯片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生产,也为大模型降价提供了有力支撑。据测算,DeepSeek-V3模型的训练成本仅为OpenAI同性能模型GPT-4的十分之一,推理方面OpenAI o1模型的使用成本接近DeepSeek-R1模型的30倍。

开源模型的竞争与行业生态重构也在加速向免费或降价转变。当开源模型能实现商用模型大部分功能,成本仅为其一小部分时,闭源系统的优势便不再明显。因此,免费开放成为了巩固用户黏性的战略选择。

此外,免费模式的必然性与用户规模效应也不容忽视。互联网发展史表明,当免费模式抢占半数以上用户时,任何成熟的收费体系都将难以维持。大模型的降价和免费将吸引更多用户和开发者,实现用户规模效应,从而探索出新的流量变现机制和商业模式。

中国优势如何成就?

在这股大模型的免费潮流中,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例如,华为昇腾910B芯片通过优化算法和硬件协同,将推理成本降至OpenAI的1/30。这种成本领先创新不仅帮助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还为其国际化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企业能够快速扩大用户基础,收集更多数据,从而提升模型的性能和适用性,还能够借此迅速吸引大量用户,形成规模效应。

这一领先性的实现得益于中国独特的发展环境。首先,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早在2017年时,中国就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成为全球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此外,随着中国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金融、医疗、教育、制造业等领域对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种旺盛的市场需求为大模型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得免费策略更具可持续性。

其次,国内大模型企业众多,这种竞争格局促使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两家企业在大模型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还通过免费策略吸引了大量用户。这种“以竞争促创新”的模式使得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上更具灵活性。相比之下,国际巨头如OpenAI和Google虽然在技术深度和广度上具有优势,但其盈利模式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企业级服务和订阅收入。

全球AI产业进入新的竞争阶段

大模型的免费和降价潮流正在推动全球AI产业进入新的竞争阶段。中国大模型的免费策略打破了原有的定价体系,以OpenAI为例,例如,GPT-4 Turbo的定价为输入每百万tokens约70元,而DeepSeek-V2仅需1元,性价比优势显著。这种价格落差迫使国际企业重新审视其商业模式。OpenAI还推出了o3-mini推理模型,其性能比o1-mini提升了24%,响应速度更快;Google则将Gemini大模型与Workspace办公套件深度捆绑,通过提升用户迁移成本对冲价格竞争。这些调整表明,价格不仅是市场竞争的手段,更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催化剂。

而国际企业在应对中国大模型崛起的过程中,也将展现出多样化的策略和生态博弈能力。例如,生态绑定策略被广泛应用,Google将Gemini大模型与Workspace办公套件深度捆绑,通过提升用户迁移成本对冲价格竞争。此外,技术伦理护城河成为新的竞争维度,Anthropic等企业强化“负责任AI”认证体系,以伦理合规构建差异化壁垒。这些策略不仅反映了国际企业的应变能力杠杆融资资金,也揭示了大模型竞争的复杂性和多维度性。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七星策略-实盘炒股配资_炒股配资门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