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州地铁一号线农讲所站个人股票配资合法吗,古朴典雅的红园、见证城市发展的海珠桥跃然墙上,站内正展出70余幅以广州红色革命文物和红色故事为创作背景的漫画作品,向来来往往的人们讲述着广州的革命史和城市发展史;在文化公园站,听障摄影展已经连续第5年在地铁站与市民见面,在公共空间打开一扇人们了解听障群体内心世界的窗口。
“羊角影像馆”、地铁站图书馆、“拾光音乐厅”……一个个地铁文化品牌陆续推出,广州地铁在提供交通出行服务的同时,也成为城市文化的传播者、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
地铁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脉络,也是展现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地铁目前运营的“地铁+城际”轨道交通里程近1000公里,每日承载的客运量近900万人次,轨道交通场景正成为人们除家庭和单位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间”。近年来,广州地铁创新采用“轨道搭台,专业展演”模式,通过与专业机构、艺术团体、企事业单位跨界合作,在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展了超过百场文化惠民活动,推出了一系列文化展览、文艺演出和文创产品,丰富城市公共交通的文化内涵。
如今,“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不断提速,沿着轨道,“湾区轨道文化长廊”也正延伸向更远处、更细处,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传统艺术、培育公众审美情趣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重要载体,在丰富城市公共交通文化内涵的同时,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抵更广泛的人群,城市交通与文化建设交融并进,助力高质量发展。
把“图书馆”搬进来
打造全民阅读新空间
在三条地铁线交会换乘的番禺广场站站厅内,广州图书馆地铁番禺广场站分馆占地不大却“五脏俱全”:在借阅区,市民可凭身份证原件在自助办证借还机上注册办证、借还图书,也可在数字图书馆服务设备上扫码获取电子书;阅读区内林立的书架摆放了约1.2万本藏书,涵盖理论、哲学、文学等类别,并设置了“读懂广州”主题图书专架,方便市民快速了解广州的历史、人文、民俗等本土文化;休闲区设置的书桌软凳,正向市民发出驻足取阅的邀请。
广州图书馆地铁番禺广场站分馆。资料图片
地铁阅读场景的便利性,鼓励更多市民参与阅读、爱上阅读。从投用至今,广州图书馆地铁番禺广场站分馆的日均借阅量在广州图书馆自助图书馆中名列第一,累计办理读者证6千余个、借还图书20.4万册次,年流通率超240%,成为全市读书热门打卡点。
地铁图书馆的建设也在更新迭代。位于地铁四号线和八号线换乘站的万胜围地铁站图书馆,已成为集读书体验、阅读演讲、团队建设、品牌共创等于一体的新型阅读交流空间,除馆藏文学、艺术、历史等10多类图书4000余册外,还配有有声读物区,步履匆忙的乘客可畅享“云端”听书之旅,拥有多样的阅读体验。
当阅读从图书馆走到地铁站,知识打破了场景的边界变得触手可及。近年来,秉持“轨道上的书香”理念,广州地铁推出“旅途中的图书馆”,推广全民阅读,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助力广州从“图书馆之城”向“阅读之城”转型升级。而城市轨道交通阅读空间的拓展之路仍在继续,在设置图书馆之外,书展也被搬进地铁站内,走近市民身边。
从2010年至今,广州地铁已连续14年与南国书香节组委会开展深度合作。2022年南国书香节,广州地铁在十八号线磨碟沙站设立分会场并举办了“搭地铁·品书香”系列活动,首次在地铁站打造了全开放式、公益、共享空间;在2023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开幕前夕,广州地铁率先在杨箕站推出主题展览,在磨碟沙站打造了2023南国书香节地铁分会场“地铁读书吧”,展出包括生活、旅游、美食、儿童以及红色主题等书籍400余本,供市民乘客免费阅读,广州地铁也荣获“2023年南国书香节第二届优秀阅读推广组织”称号;今年广州地铁推出4个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地铁分会场,并首次推出云阅读平台,提供成千上万本免费电子书供乘客阅读。“搭地铁品书香”已逐渐成为市民搭乘地铁出行的新生活方式。
南国书香节在万胜围地铁站图书馆设地铁分会场。王贞言摄
设共享“音乐厅”
为专业展演搭台
悠扬的民乐从陈家祠地铁站内传出,五位广东民族乐团演奏家用高胡、扬琴、秦琴、椰胡、竹笛五件乐器,演奏《平湖秋月》《雨打芭蕉》等观众耳熟能详的乐曲,引来乘客驻足聆听。这场广东民乐进地铁的首场演出活动,拉开了广州地铁“文化地铁精彩旅程”文化活动的序幕。
自2022年广州地铁推出“文化地铁精彩旅程”文化活动以来,广州地铁作为广东省首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发挥轨道交通作为文明窗口、文化平台、宣传阵地的重要作用,邀请专业艺术团队,在轨道交通空间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
广州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智成表示,推动文化艺术进入轨道交通,将使广大乘客在搭乘轨道交通的过程中读懂广东、读懂广州,让记忆和乡愁体现在乘客出行的每一站、每一程。
与此同时,广州地铁也为普通市民搭了台,“拾光音乐厅”在地铁番禺广场站、磨碟沙站陆续上线,市民乘客可预约在此弹奏钢琴,在地铁天河公园站站厅也设有“共享钢琴”音乐角,一台三角钢琴、一部双排键电子琴,为市民提供“一显身手”的音乐空间,它们均免费向市民开放,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演奏者,上线两年来,累计超过3400名乘客登台表演,音乐空间通过“艺术之美”拉近文化艺术和市民乘客的距离,为地铁增添艺术生活的气息。
“广州地铁在传播优秀文化上将持续坚持硬件和软件‘两手抓’。”广州地铁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许坤杰表示:“在软件方面,广州地铁将引入更多文化艺术机构,推出更多文化惠民活动,在硬件方面,则将历史文化融入车站的设计,打造更多永久性的文化轨道交通主题站。”
在打造“湾区轨道文化长廊”创新实践中,广州地铁探索出“轨道搭台,专业展演”模式,既为城市文化沿轨道交通线网向粤港澳大湾区更大范围传播积累经验,也为广州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新型城市文化传播空间、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增加公共文化供给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广州地铁集团案例《“湾区轨道文化长廊”:将思想文化工作深度融入城市动脉》也入选了中国政研会2024年度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地铁站变“影像馆”
文化艺术触手可及
9月底,一场“粤韵杯”美术主题展亮相地铁一号线陈家祠站的“羊角影像馆”,126件来自“粤韵杯”的广州中小学生优秀书法绘画作品在站内展出,内容既有对革命先烈和英雄故事的描绘,也有廉洁家风家训格言绘画的呈现,也包括了五羊雕塑、农讲所、广州塔等城市风貌展示,以及对广绣、舞狮、龙舟、凉茶等岭南文化元素的创作。
这是今年国庆广州地铁推出的4个主题文化展览之一,除陈家祠站外,广州地铁在农讲所站、昌岗站、文化公园站打造“羊角影像馆”,共展出的300余幅摄影、漫画、绘画、书法等作品,均由市民群众和社会团体创作,深度融合岭南文化、红色文化、城市文化,生动讲述广州革命史和城市发展史,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变迁和市民生活图景,带给广大市民游客多样化、品质化的文化享受。
广州地铁正将公共空间变成“城市展厅”。近年来,广州地铁主动融入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英雄花开英雄城”主题系列活动,举办红色绘画摄影展,开展“搭地铁,游广州”线上直播互动等活动。自去年起,广州市委宣传部与广州地铁以“湾区轨道文化长廊”为主阵地,联手打造“读懂广州,从这里出发”——“1+3+N”系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沉浸式公益广告空间,“花果山大橘二十四节气+非遗系列”“‘清风侠·护苗’漫画作品展”“《文学里的广州》主题展”“1+3+N”系列主题宣传陆续在广州地铁空间内上线。
今年,广州地铁在部分地铁站首设“羊角影像馆”,将地铁站打造成文化艺术空间,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推动文化艺术与公众生活的深度融合,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共享城市文化发展成果,也打开一扇了解广州的“文化之窗”,让城市轨道交通真正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进一步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面,讲好广州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广州、读懂广州。
撰文:郑慧梓 谌文锋 王贞言 刘厚宁个人股票配资合法吗
Powered by 七星策略-实盘炒股配资_炒股配资门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